
我国的课程改革历经数次,依然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教书与育人为什么常常被割裂为“两张皮”?教育难道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与艺术?
本书收录了北京十一学校400多位教师研发、绘制的200多张“教育海报”,可谓该校变革全景的“微缩图”。在不断挑战自己的高强度探索中,老师们从实际问题和教育痛点出发,把“育人价值观”分解到“最小单位”,研发了一系列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这些“教育海报”,体现了可视化、可迁移、可操作的特点,它们犹如一把把斧子、一个个扳手那样实用。这些海报,展现了十一学校的老师们“让教育真实地发生”, 萃取教育经验、解决真实教育问题的追求,并鲜明地呈现出“不育人无法教书”的新境界。
这是400多位普通教师的智慧创造。
作者简介
沈祖芸,独立教育媒体人、学校发展咨询师。《教育能见度》公众号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教育者的转型:追寻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
面对时代挑战和对教育的更高需求,教育转型势成必然。探索与实践更高水平、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也有赖于教育转型。而教育转型有赖于教育者的转型。本书直击教育转型的痛点、难点,为教育者自我变革提供了样本。书中六位教育者转型的经历,会让你收获自我变革的信心和勇气。作者:李建平 -
《把教育装进日子里》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详细记录北京十一学校26个校园文化日的
设计理念、教育价值和操作要领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我们的故事”项目组 -
《学校的样子》
一位教师,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万张照片,跟踪记录一所学校的变革,描绘了一幅基础教育的全新图景。
学校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作者:李强 -
《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学校生长日志》
只要教师被点燃,就没有办不好的学校!
崔永元、刘可钦诚挚推荐作者:刘艳萍 -
《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
聚焦新教师成长路上极具代表性的20个共性问题。
众多实用的方法、工具和策略,拉直新教师成长中的“弯路”,让新教师迅速成为合格教师。作者:赵继红 主编 -
《教育发生的地方》
北京十一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在波澜壮阔、激动人心、意义深远的变革中,提供了精彩的答案。书中故事虽然发生在北京十一学校,但它们属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把自己代入其中,去畅想教育的可能性,去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并借鉴书中的方法和智慧让真正的教育落地。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