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601/f08100efb7fbf7cb33bbe26d80b29b39.png)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没有行政班,没有班干部,没有班主任;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一样,每天他们在不同的教室走班上课;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200多个;学校提供300余门课程供、50多款校服供学生选择;校长满意度达不到一定比例,自动免职……但2015年,学生的满意度却达到96.2%。
2014年,学校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特等奖,教育部在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荐其教改经验。
为什么是北京市十一学校?它的经验能否复制?
本书从学校制度与文化为您解密。
本书汇编了北京市十一学校近年来制定的部分规章制度。《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作为学校的“宪法”,对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提出根本要求;《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确立学校共同的价值观,是全体“十一人”教育行动的价值追求;《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纲要》《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科德育纲要》《北京市十一学校课程办工作手册》《北京市十一学校排课、选课工作手册》《北京市十一学校团委工作手册》《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中心工作手册》等则为学校课程改革及日常管理提供行为准则、流程、工具与方法。
这些制度“非常理想”,饱含着“十一人”为教育探索新路、“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的使命感;但也“特别现实”,各种制度的酝酿、讨论、制定、实施和修订,都立足于学校阶段性发展要求,切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它们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构建新型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这一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它们是全体“十一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一所学校在艰难转型过程中点滴积累的宝贵财富。
主编简介
张之俊 北京市十一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物理高级教师
杨 雄 北京市十一学校媒体与出版中心主任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
一场由课程引发的学校大变革是如何发生的?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潜身校园倾力之作
致敬转型时代每一位追求职业梦想的教师作者:李建平 -
《学校的样子》
一位教师,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万张照片,跟踪记录一所学校的变革,描绘了一幅基础教育的全新图景。
学校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作者:李强 -
《一所学校的教育蜕变》
北京十一学校实验中学系统学习借鉴“十一学校肓人模式”,
从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治理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变革,成效显著作者:孙天华 主编 -
《课堂里走出教育家——崔永元与北京十一学校优秀教师“实话实说”》
他们从课堂里走来,向你倾诉他们在学校变革和职业成长中的困惑、挣扎、蜕变与收获。
演讲、访谈、答问,原汁原味呈现。
崔永元全程主持,有时令人捧腹,有时令人沉思,有时令人落泪。作者:沈祖芸 杨雄 主编 -
《非常理想,特别现实: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与制度集萃》
2014年,北京市十一学校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特等奖,教育部在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荐其教改经验。
为什么是北京市十一学校?它的经验能否复制?
本书从学校制度与文化为您解密。作者:张之俊、杨雄主编 -
《重构学校文化》
一所普通学校,为什么能在短短数年里快速崛起,成为京城名校?
凭借重构学校文化,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功实现了“逆袭”。作者:范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