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608/9092224826f4af61a6d0df77a43e7bd6.png)
- 美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 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
- 美国“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 美国课堂环境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 “一张纸”的背后有何玄机?
佩里霍尔高中是我们访问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与校长乔治·罗伯茨先生座谈时问了他一个问题:“作为校长,您最担心、最看重的事情是什么?”他沉吟片刻,说是学生的安全。我再问:“第二呢?”他的回答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再问:“那第三呢?”他说是教师。听完这三个答案,来自中国的同行们都笑了。他问我们笑什么,我们回答:“您担心的问题跟我们一样,连排序都一样。”他也笑了,说:“看来我们同病相怜。” …… 这本小册子记录了作者对美国中小学课堂的一些观察与思考。透过“课堂”这个节点,作者对美国教育做了深入的分析,试图解决中美两国课堂共同面对的那些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海林,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美国陶森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著有《言语教学论》《李海林讲语文》《语文教学科研十讲》等。
相关推荐
-
《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
美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
美国“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美国课堂环境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一张纸”的背后有何玄机?作者:李海林 -
《教育方法学》
本书既是综合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航海图,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罗盘针。本书既是教育学的教科书,也是汇集了作者对书中所网罗知识的独特的个人新见解的心血结晶。书中深入浅出的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读者据此可以建构各自的教育学观、展开独自的教育学设计。作者:佐藤学 -
《平视美国教育》
对那些令人棘手的学生,美国教师都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
美国学校是如何管理教师的?
我们到底能从美国教育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跟随王晓春老师一起,理性地看待美国教育的现状吧!作者:王晓春 -
《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
从印度的偏远山村到加纳的电子书革命,从约旦扎塔里难民营到加利福尼亚的未来教室,本书带领读者踏上环球之旅,寻找学与教的创新举措。本书采访了世界教育、技术、设计等领域的思想家与实践者。通过旅行游记、对话访谈、案例探究和思想录等形式,探讨了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学习的本质,以及人们如何在互联社会中应对教与学的新挑战。作者:[英] 格雷厄姆•布朗-马丁 著,[伊朗] 纽莎•塔瓦科利恩 摄 -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十年来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育著作之一
以日本7000间教室、美国1000间教室的实际研究为基础
国际著名课程专家、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佐藤学教授代表作作者:佐藤学 -
《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密涅瓦大学与高等教育的未来》
全球高等教育正经历种种危机——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它正变得昂贵、低效且不实用。要如何从头开始,塑造适合21世纪的高等教育?许多人试图在现有系统上修修补补,但密涅瓦大学并不如此,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从筹集资金、组建团队、设计课程与教学法,到招收学生、招聘教师……它的创建者们让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从一个大胆的愿景变为了现实。作者:[美] 斯蒂芬·M. 科斯林、本·纳尔逊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