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教师真的比中国教师负担轻吗?
美国教师也参加教师培训吗?
美国教师培训模式是什么样的?
对那些令人棘手的学生,美国教师都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
美国学校是如何管理教师的?
我们到底能从美国教育中学到什么?
…………
让我们跟随王晓春老师一起,
理性地看待美国教育的现状吧!
长期以来,有关中美教育优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
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态度多半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屑一顾,我们自己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就好,不用学。杨振宁教授在直播中就告诫我们,美国教育绝对不比中国好。另一种则认为学不来,完全没有复制的土壤。但是辩证地看,两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盲目崇拜,实行拿来主义,还是强力排斥,全盘否定,都不是理性教育者的正确抉择。美国的教育体系受到全世界的认可,美国学校的专业选择和学分制度都十分灵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作者从解读两本介绍美国教育的书籍入手,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劣势和优势,并据此对中国的教学思路、校长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著有《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早恋:怎么看?怎么办?》《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第56号教室的玄机:解读雷夫老师的教育艺术》等。
相关推荐
- 
                        
                             《平视美国教育》对那些令人棘手的学生,美国教师都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
 美国学校是如何管理教师的?
 我们到底能从美国教育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跟随王晓春老师一起,理性地看待美国教育的现状吧!作者:王晓春
- 
                        
                             《教育的基础》什么是教育的基础?什么是人生最关键的考卷?是培养收集观点的人,还是创造观点的人?名校是陷阱吗?教育要培养孩子什么核心素质?怎样培养智慧的“学生”,而不是聪明的“考生”?创造性能教吗? STEM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吗?从走课制里能“走”出什么?……作者:黄全愈
- 
                        
                             《教育方法学》本书既是综合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航海图,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罗盘针。本书既是教育学的教科书,也是汇集了作者对书中所网罗知识的独特的个人新见解的心血结晶。书中深入浅出的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读者据此可以建构各自的教育学观、展开独自的教育学设计。作者:佐藤学
- 
                        
                             《云端学校:没有老师,学习如何发生》假如在贫民窟的墙壁中嵌入一台电脑,邀请附近的孩子们一起来学习——没有教师、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会发生什么?
 本书呈现了云端学校创建的全过程,分享了这项大胆而极具创造力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描绘了互联时代儿童自主学习的新形态,并预测了未来学习的新图景。作者:[印度] 苏伽特·米特拉 著
-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十年来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育著作之一
 以日本7000间教室、美国1000间教室的实际研究为基础
 国际著名课程专家、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佐藤学教授代表作作者:佐藤学
- 
                        
                             《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密涅瓦大学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全球高等教育正经历种种危机——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它正变得昂贵、低效且不实用。要如何从头开始,塑造适合21世纪的高等教育?许多人试图在现有系统上修修补补,但密涅瓦大学并不如此,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从筹集资金、组建团队、设计课程与教学法,到招收学生、招聘教师……它的创建者们让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从一个大胆的愿景变为了现实。作者:[美] 斯蒂芬·M. 科斯林、本·纳尔逊 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