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复返。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金色的童年,是我不懈的追求。
——于永正
如果把特级教师于永正比作一本“语文教科书”,它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封面——举止稳重、言谈优雅,带着淡淡的书卷气;扉页——一手好字;内页——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朗读,行云流水、文质兼美的范文,以及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故事。
这样一本书,不仅引导学生走入语文深处,让学生爱上语文,还为学生留下了一个可感、可学、可敬、可爱的“人”字。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修炼成这样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书透过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课例,以及专家的诠释和解读,用真诚的文字,邀您翻开于永正老师这本“无字之书”,领略“儿童的语文”的动人风景。
童年,是人的精神原乡。一个成人能够童心不泯不容易,能够理解童年、敬畏童年更是难能可贵。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却往往能将这颗易逝的赤子之心守住。
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于永正老师紧紧围绕“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元素,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
本书收录了于永正老师各时期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文章和经典课例,以及国内语文教育专家、名师的评论文章,全面展现了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作者简介
于永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著有《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于永正教育文集》《我的教育故事》等。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成立于2013年9月,江苏省第一批教育科研特色项目研究所之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首批立项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旨在以江苏省前瞻性项目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从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思想以及创新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持续而深入的探索。目前已举办了主题高峰论坛、研究推广活动、实验学校联盟工作坊、种子教师研修营、永正读书班、乡村教师培育站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名家推荐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有三个特点:“和”(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易”(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增)、“思”(学生的思维活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几点,是因为于老师有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张庆
于永正老师用精彩的教学,把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化为一个个让学生难忘的故事、一段段让学生动情的朗读、一次次师生共同演绎的精彩,春风化雨般润泽学生的心田,融进他们的童年生活,沉淀为一颗颗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美好生活的种子。
——江苏省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朱家珑
于永正老师基于自身的创造性教育实践,建构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融于日常生活的儿童教育学。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彭钢
于永正老师说自己一辈子教的是“儿童的语文”,我想这源于他对师生关系的深刻理解,理解儿童,相信儿童,平视儿童,对话儿童。
——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 李亮
相关推荐
-
《一张桌子一本书:在阅读课上遇见你》
教授阅读课的前提,是做一名合格的阅读者。沿着文本细读的小径,在文字中翻山越岭,带学生进入广阔的阅读世界。作者:童蓓蓓 -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这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封笔之作”。在书中,于老师对自己50多年的教育生涯进行了总结。“做甘草”,“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行无言之教”,“把课上得有意思”等,是于老师对教育的系统思考,是一位中国教育家型教师集数十年功力撰写的“一线教育学”,事例丰富、说理简明,使人醍醐灌顶,令人爱不释手。作者:于永正 -
《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上什么》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
这本书讲的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
语文教学名家、特级教师王崧舟新作,
带你领略语文之美,创造语文教学的新境界。作者:王崧舟 -
《评课录:汪潮教授评点语文课》
本书收录了汪潮教授近10年来评点的28节小学语文典型课例,涉及不同年级和文体。本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具体的讲课流程、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开始和结束一堂课的创意等方面,均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建议。作者:汪潮 编著 -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
和孩子一起,一本书一本书读过去,一本书一本书聊过去,
在聊书的过程中,学习写作,学习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不知不觉地,阅读就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者:蒋军晶 -
《于永正:忆师友、谈人生》
在书中,于永正老师回忆良师益友、盘点自己、梳理人生。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欣喜、有无奈,令人生出无限感慨。读者借此阅读于永正这本大书,可以得到诸多人生启迪。作者:于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