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
始终聚焦于重要而美好的事物
今天,我们怎样当校长?校长的首要工作是什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怎样办一所美好的学校?……闫学校长从苏霍姆林斯基丰厚鲜活的著作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20多年的校长生涯中,“教育思想泰斗”苏霍姆林斯基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做校长,始终聚焦于重要而美好的事物。他积极迎接挑战,创造性地解决了众多难题,总结出大量独到的教育方法和实践策略,创立了宏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带领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在书中,闫校长系统梳理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校长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重点研究分析了他在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家校协同等方面的教育智慧与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深刻反思。
时代在变,但教育的本质始终如一。本书是一名中国校长10年研读和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思索与记录。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可以借鉴书中的方法和智慧,来拨开当下教育的迷雾,解答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困惑,让真正的教育落地。
作者简介
闫 学 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曾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现就职于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擦星”儿童主题群书阅读课程体系开发者与主持人。积极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入选《中国教育报》200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绘本课程这样做》等。
相关推荐
-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本书针对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精选了《中小学管理》创刊25年来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集中了管理专家及校长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策略,帮助读者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管理。作者:沙培宁 柴纯青 主编
- 
                        
                             《40岁,开始学做教育》人生自40岁始,作为教育者,我才刚上路呢。——万玮作者:万玮
- 
                        
                             《教育艺术随想录》1995—2017,从高密一中到北京十一学校,
 跨越20年的自我对话,一位中国校长的思想成长史
 ——看李希贵第一本著作这样迭代。作者:李希贵
- 
                        
                             《建设一所新学校》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作序
 田慧生、张志勇、李斌、李振村诚挚推荐作者:赵桂霞
- 
                        
                             《学校的转向》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教育从何处出发?教育将去向何方?学校教育如何转向?本书主要探讨学校转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新转向。作者:汪正贵
- 
                        
                             《重新发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成长,获得美好的生活,拥有幸福的人生。作者: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