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岁的教育者应该有哪些感悟?成熟的教育者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
本书50多篇教育随笔,真实地再现了万玮在40岁的专业成长。跟随他的思想脚步,你会进入新的教育境界。
内容简介
40岁是对前半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后半生的规划与展望。教师应站在40岁的开始,给自己一个新的下半生。如果你在40岁之前做得不够好,那么就从现在开始重新规划你的教育人生;如果你在40之前做得够好,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总结40岁前的遗憾,以后做得会更好。 作者认为,对于教育者而言,40岁才是出发点。 本书50多篇教育随笔,真实地再现了万玮在40岁的专业成长。跟随他的思想脚步,你会进入新的教育境界。
作者简介
万玮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班主任专家库成员。著有《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向美国学教育》《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学校管理的本质》等,累计畅销超百万册。
相关推荐
-
《新学校十讲》
《新学校十讲》一书集结了李希贵在“新学校行动研究”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及在历次年会上的发言,从“新学校”的理念阐释到如何诊断学校、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等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作者:李希贵 -
《40岁,开始学做教育》
人生自40岁始,作为教育者,我才刚上路呢。——万玮作者:万玮 -
《给校长的建议》(修订版)
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别人没想到或想得不够透彻的道理,努力用自己的嘴去讲别人没有讲透的话。作者:郑杰 -
《教育从何处出发》
在书中,作者从历史、文化等多种角度,讨论了学校的隐喻、学校空间的意义、学校的育人功能等,回答了学校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未来学校转型的基本路向。作者:汪正贵 -
《重新发现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成长,获得美好的生活,拥有幸福的人生。作者:高峰 -
《学生第二》
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作者:李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