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青岛中学执行校长汪正贵力作。
教育关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国家民族的前途。“双减”政策、教培整顿、家长焦虑、教育内卷,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梳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应该从何处出发? 学校是一个什么地方?学校如何回应社会需求?
本书作者长期耕耘在教育一线,对教育和管理有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本书是作者对自身数十年教育经验和理论探索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在书中,作者从历史、文化等多种角度,讨论了学校的隐喻、学校空间的意义、学校的育人功能等,回答了学校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未来学校转型的基本路向。
作者注重教育的伦理关怀,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教育的价值追求等问题。
作者从课程和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教育的样态,以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如何实现从教走向学的路径转向等问题。
本书适合中小学校长、教师阅读,也适合家长和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汪正贵 安徽宣城人,教育博士,青岛中学执行校长,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校长国培专家。
专家推荐
该书是汪正贵校长对于教育工作长期和深入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有温度的当代中国校长的教育思想谱系。我们从中可见洛克、斯宾塞、蒙台梭利、罗素、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范梅南、佐藤学以及陶行知、顾明远等人教育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更可见他自己在适应和引领学校变革的大潮中对于许多教育工作的独到见解。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石中英
这本《教育从何处出发》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不忘初心的问题,而且还从多个维度告诉我们教育的未来方向,同时在娓娓道来中提醒我们,哪里有教育 的暗流和管理的陷阱。
——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李希贵
阅读《教育从何处出发》,如同攀登一座奇丽险峻的高山,沿途的美景、山路的崎岖、对前方的期待,让我不愿停止登顶的脚步。因而,我看到了,汪正贵校长的笔下,有教育者的浪漫柔情、思想者的深刻洞见、探索者的勇往直前。
—— 资深媒体人、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原副主任 李斌
相关推荐
-
《面向个体的教育》
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李希贵校长记录了十一学校改革的心路历程。在书中,读者能感悟到改革的艰难,分享改革者的智慧和创意,体会到改革者的追求和魄力。这是一本“做”出来的书。作者:李希贵 -
《学生第一》
70篇文章、200幅彩图,生动展现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
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李希贵 -
《重新发现儿童》
儿童是神秘的、诗意的、艺术的。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越深刻,教育才越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儿童常常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需要我们重新去发现。作者:高峰 -
《40岁,开始学做教育》
人生自40岁始,作为教育者,我才刚上路呢。——万玮作者:万玮 -
《重新定义学校》
变革时代,学校需要重新定义。作者:李希贵 -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2017年新版)
本书是李希贵老师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视为作者的“半生自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以教学、教育、管理三条主线,系统展现了作者探索教育本质规律的过程。作者:李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