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未来,学生回忆学校教育,能记住的是基本规则和教养,是文明的行为习惯,那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老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用常识照亮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
——吴非
★ 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继《不跪着教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致青年教师》后的又一力作!
★ 什么是常识?如何分辨常识?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守常”?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学校有遵守常识的教师群体,学生才能真正地“成长”“成人”。
★ 用一双慧眼,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拨开迷雾,读懂常识。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
实践中,常识不断地被关注,被重新认识,特别在出现失误和遭遇困境之际,理性的反思总能促使人们回归简明的常识。尊重常识,必然能发现常识在不同情境中所呈现的丰富。
本书以随笔形式,结合中小学校园实践,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师素养等不同层面记录了有关常识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简介
吴非 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方是什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二集》等。
相关推荐
-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本书是对教育的“终极思考”,但没有一篇是从理论到理论或者从理性到理性,它们大多起于教育教学甚或日常生活的细水微澜、细枝末节,可谓风起蘋末,却又能引发人们久久不止的阅读思考。作者:华应龙 -
《写在讲台边上》
本书通过一位从乡村走到都市、从讲台走向教育深处的特级教师对中外教育和人文大家如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李泽厚等人的阅读和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是如何从内心深处寻求动力、从人类的精神高地汲取养分,并在一种精神历险的过程中,实现对教育的理解的。作者:杨斌 -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2022版)
如何做一名游刃有余的教师?
新锐校长的100条新建议,为你的教师生涯排忧解难。作者:郑杰 -
《教育的美好姿态》
捕捉教学的灵感,体会语言的力量;追问语文的本质,感悟生命的真诚。
写给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之书。作者:肖培东 -
《教师的五重境界》
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为师从教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实现途径,值得中小学教师参考。
作者:万玮 -
《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教育者每天都面临很多挑战。困难在于,我们往往囿于固有的认知模式而看不到问题所在,更谈不上找到解决方案。
万玮认为,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面对教育难题时,才不会束手无策;在内心苦闷时,才能继续坚定前行。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详细介绍了教育者提升认知水平的方向、路径与行动方略,给人诸多启迪。
作者:万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