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工作多是庸常,如何耐得住寻常?
教师付出多是细碎,如何寻找到其中的乐趣?
教师劳动多是重复,如何在熟悉的地方创造出风景?
本书告诉我们,作者如何在教育的大地上围绕“快乐”这个母题,将教育生活过得生动而温暖,同时富有节奏和美感。
教师的工作细碎、重复、庸常,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假如我们往这些细碎、重复、庸常里添加一点儿别样的东西,为每个日子下个“自定义”,这一天就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角度和侧面,教育生活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郑英老师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她令人向往的教育生活。她始终怀着诗心和匠心在行走,努力去寻找教育的趣味,其间与各不相同的孩子相遇,彼此碰撞出很多乐趣与神奇。
无论你是初登教坛的新教师,还是已经耕耘数载的老教师,相信本书都能给你带来一点儿力量,一点儿启迪,或是指出一个方向。
作者简介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曾连续七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封面人物,在《班主任之友》上开设个人专栏,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教育,向美而生》《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等。
相关推荐
-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观课议课的深层意蕴是什么?实践观课议课更有实效的路径是什么?如何用好观课议课的工具和文化方式,实现更好的专业成长?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将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为您作答。作者:陈大伟 -
《致青年教师》
今天应该如何做教师,吴非以自己30年的经历作了回答。因为真实、坦诚,本书格外打动人。作者:吴非 -
《写在讲台边上》
本书通过一位从乡村走到都市、从讲台走向教育深处的特级教师对中外教育和人文大家如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李泽厚等人的阅读和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是如何从内心深处寻求动力、从人类的精神高地汲取养分,并在一种精神历险的过程中,实现对教育的理解的。作者:杨斌 -
《前方是什么》
《不跪着教书》续篇
吴非纵论教育的尴尬、苦痛与希望作者:吴非 -
《教育,向美而生》
本书为著名班主任郑英老师继《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除了继续提供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之外,还自始至终贯穿了“教育向美”的育人理念。作者认为,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作者:郑英 -
《教育的美好姿态》
捕捉教学的灵感,体会语言的力量;追问语文的本质,感悟生命的真诚。
写给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之书。作者:肖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