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课程改革历经数次,依然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教书与育人为什么常常被割裂为“两张皮”?教育难道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与艺术?
本书收录了北京十一学校400多位教师研发、绘制的200多张“教育海报”,可谓该校变革全景的“微缩图”。在不断挑战自己的高强度探索中,老师们从实际问题和教育痛点出发,把“育人价值观”分解到“最小单位”,研发了一系列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这些“教育海报”,体现了可视化、可迁移、可操作的特点,它们犹如一把把斧子、一个个扳手那样实用。这些海报,展现了十一学校的老师们“让教育真实地发生”, 萃取教育经验、解决真实教育问题的追求,并鲜明地呈现出“不育人无法教书”的新境界。
这是400多位普通教师的智慧创造。
作者简介
沈祖芸,独立教育媒体人、学校发展咨询师。《教育能见度》公众号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学校的样子》一位教师,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万张照片,跟踪记录一所学校的变革,描绘了一幅基础教育的全新图景。
 学校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作者:李强
- 
                        
                             《让教育真实地发生——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智慧》400多位优秀教师的创意,200多张教育海报,
 提供可视化、可迁移、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作者:沈祖芸 主编
- 
                        
                             《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一场由课程引发的学校大变革是如何发生的?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潜身校园倾力之作
 致敬转型时代每一位追求职业梦想的教师作者:李建平
- 
                        
                             《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聚焦新教师成长路上极具代表性的20个共性问题。
 众多实用的方法、工具和策略,拉直新教师成长中的“弯路”,让新教师迅速成为合格教师。作者:赵继红 主编
- 
                        
                             《把教育装进日子里》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详细记录北京十一学校26个校园文化日的
 设计理念、教育价值和操作要领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我们的故事”项目组
- 
                        
                             《选课走班100问》系统梳理北京十一学校“选课走班”10年经验,提供流程、策略、工具和方法,帮助教师从容应对“新高考”“ 新中考”挑战。作者:王春易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