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608/fba25af1e7f75dc6d3540cf5b81322f4.png)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详细记录北京十一学校26个校园文化日的
设计理念、教育价值和操作要领
北京市十一学校有不少独特的日子。比如,道歉日、唤醒日、同伴关系日、多元文化理解日、黄辰亮日,等等。对每个“日子”,学校都精心设计教育目标。各种“日子”给平常的每一天赋予独特意义。通过参与各种“日子”,学生发展了核心素养,学校润物无声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书呈现了各个“日子”的设立初衷、设计理念、具体情况,以及产生的教育效果,并提示了操作要领和可能的操作误区。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把教育装进日子里,这里的每一天、每一段故事,都有温度。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以及任何关注教育和教育变革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北京市十一学校“我们的故事”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共计7人,她们来自不同年级,任教不同学科。
教学之外,聂璐和刘佳琪两位老师还负责学校媒体与出版中心工作,在校园中挖掘故事,捕捉精彩;柳荻和卓小丹两位老师还负责学校团委工作,许多“日子”都是她们的日常工作;葛方圆、马晓慧和朱美硕三位老师还负责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学院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感触格外深刻。
她们从不同视角出发,记录了十一学校装满教育的各种“日子”。
相关推荐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书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的深刻内涵与运作机制,并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呈现了这一育人模式在不同背景下的成功应用。从薄弱校的华丽转身,到新建校的崭露头角,再到乡村学校的奋力崛起,构建了未来教育的图景,为教育转型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类型的样本,可以帮助基础教育学校走出办学困境。作者:李建平 -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北京十一学校之于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价值,
不仅在于她能够培养学生走在“可以伟大”的道路上,
还在于有多少教育者、多少学校会朝着她提供的新方向走去。作者:李斌 -
《学校的样子》
一位教师,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万张照片,跟踪记录一所学校的变革,描绘了一幅基础教育的全新图景。
学校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作者:李强 -
《把教育装进日子里》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详细记录北京十一学校26个校园文化日的
设计理念、教育价值和操作要领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我们的故事”项目组 -
《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学校生长日志》
只要教师被点燃,就没有办不好的学校!
崔永元、刘可钦诚挚推荐作者:刘艳萍 -
《让教育真实地发生——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智慧》
400多位优秀教师的创意,200多张教育海报,
提供可视化、可迁移、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作者:沈祖芸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