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具体介绍了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八年来在重构办学思路、重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生态、重构师资队伍和重构学校文化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凭借系统地重构学校文化,这所普通学校,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崛起,跃升为京城名校。这些探索既揭示了一所学校实现成功逆袭的“密码”,又回答了怎么办好一所学校的问题。
作者简介
范胜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督学,2017年“明远教育奖”获得者。现任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
专家推荐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但长期以来办学思路不明确,发展得并不顺利,直到2010年范胜武担任执行校长以后才有起色。八年来,在范校长的努力下,学校真正办成了民校之名校。本书不仅记录了他在学校的经历,也反映了他数十年来对教育的情怀和对教育本质的彻悟。全书没有讲大的教育理论,都是生动的故事,其中却渗透了教育的哲理。
——顾明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范胜武校长是由名师成长为优秀校长的。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教学业务的娴熟、对学校工作的谙知,使得范校长逐步在办学思路、课程体系、教学生态、师资队伍和学校文化上找到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发展路径,并进行了整体建设和改进,形成了有根基、有风格的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这本书回答了怎么办好一所学校,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等问题。
——刘华蓉 / 博士,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资深教育媒体专家
该书系统叙述了学校凤凰涅槃般的非凡发展历程。文化重构对改善办学生态,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作用无可替代。任何学校不同层面的文化重构,均可焕发生机,激活办学活力。
——严寅贤 / 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北京市海淀区督学
相关推荐
-
《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
聚焦新教师成长路上极具代表性的20个共性问题。
众多实用的方法、工具和策略,拉直新教师成长中的“弯路”,让新教师迅速成为合格教师。作者:赵继红 主编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书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的深刻内涵与运作机制,并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呈现了这一育人模式在不同背景下的成功应用。从薄弱校的华丽转身,到新建校的崭露头角,再到乡村学校的奋力崛起,构建了未来教育的图景,为教育转型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类型的样本,可以帮助基础教育学校走出办学困境。作者:李建平 -
《重构学校文化》
一所普通学校,为什么能在短短数年里快速崛起,成为京城名校?
凭借重构学校文化,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功实现了“逆袭”。作者:范胜武 -
《学校的样子》
一位教师,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万张照片,跟踪记录一所学校的变革,描绘了一幅基础教育的全新图景。
学校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作者:李强 -
《教育者的转型:追寻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
面对时代挑战和对教育的更高需求,教育转型势成必然。探索与实践更高水平、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也有赖于教育转型。而教育转型有赖于教育者的转型。本书直击教育转型的痛点、难点,为教育者自我变革提供了样本。书中六位教育者转型的经历,会让你收获自我变革的信心和勇气。作者:李建平 -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北京十一学校之于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价值,
不仅在于她能够培养学生走在“可以伟大”的道路上,
还在于有多少教育者、多少学校会朝着她提供的新方向走去。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