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425/bc0ba5ded271b34e5bd2b9f60852e53f.png)
打破教育迷思,做一名清醒的家长和教育者。
《中国青年报》《纽约时报》中文网 专栏作家——江学勤 最新力作
《寻路中国》《江城》作者——彼得·海斯勒(何伟) 作序推荐
从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到安德斯•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从美国精英制的崛起,到未来新学校的设计……本书结合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领先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诸多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话题,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想的碰撞之旅。
本书在追溯美国精英制的发展、比较贫富家庭养育方式的不同、剖析大脑神经可塑性等的过程中,揭示了怎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 来自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的启示。
高智商是否决定了成功?创造力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大脑的工作方式对学习有什么启示?学校的组织形式真的有利于学习吗?父母的养育方式怎样影响了孩子的一生?今天,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 跳出惯性思维,重新“看见”学习。
在补习班上,我们看到了知识的淤积;在考场上,我们看到了无声的拼杀;在不断攀升的学区房价格中,我们看到了焦虑……在追逐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也忽视了许多。而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才是决定我们一生的无穷力量。
- 本书,送给学习之路上迷惑的你。
如果你是深陷竞争泥沼的焦虑家长,如果你是被应试裹挟的校长和老师,如果你是对学习科学感兴趣的学习者,本书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简介
江学勤 19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英国文学系。现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课堂内外》杂志顾问、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专家。连续五年受邀担任“全球教师奖”评委。2008—2010年创办并管理深圳中学国际项目,2010—2012年创办并管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曾为《纽约时报》中文网、《中国青年报》专栏作家,2014年出版《创新中国教育》。
赵小莉 美国理海大学教育学博士,爱哲学习中心教师,教育探索者。
相关推荐
-
《简明学习理论(原书第2版)》
本书以极简的方式,探索了134个经典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每个理论都包括要点提炼、课堂小贴士、批判性视角和拓展阅读几部分,有些更配有图表演示和现实教学故事、精彩教育电影的解读,引导你走入理论的胜境。作者:[英] 鲍勃·贝茨 著 -
《学习理论的日常教学应用》
本书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每章介绍一个虚拟人物,概述这类教师遇到的各种困惑及思索,并从环境、计划、动机、建构、合作等教师工作的关键方面,剖析支撑教学方法的关键理论,探寻可行的解决方案。本书为一线教师量身打造,适用于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其中实用的教学策略,用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作者:卡萝尔•汤普森(Carol Thompson) 莉迪娅•斯彭斯利(Lydia Spenceley) 著 -
《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如何做,师生才幸福》
教师必看!解锁幸福教育,化解心理问题,从社会情感学习开始
给师生多一些情感支持,为学业学习和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作者:[美]南希·弗雷 道格拉斯·费希尔 多米尼克·史 密斯 著 -
《看不见的力量: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真相》
从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到安德斯•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从美国精英制的崛起,到未来新学校的设计……本书结合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领先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诸多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话题,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想的碰撞之旅。作者:[加拿大] 江学勤 著 -
《可见的学习者:为什么要记录学习行为?》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零点计划”、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学习,从更细微的视角洞察学习的复杂性作者:[美]玛拉·克雷切夫斯基、本·马德尔、梅莉萨·里瓦德、丹尼尔·威尔逊 -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
本书深入剖析学习的本质,旨在将学习科学转化为教师可直接应用的课堂实践。本书提供了7条有效学习原理(激发动机、集中注意、精细编码、提取和练习、认知负荷、积极困境和及时反馈)和6条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确立目标、整合旧知、总结归纳、绘制图示、自我检测和精细询问),助力一线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者:[美]约翰·阿尔马洛德 道格拉斯·费希尔 南希·弗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