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428/f50b8adc09fa0ddf61a4855c4da9669c.png)
本书精选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50余篇文章,集中展现了作者对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的深刻反思和切实感悟。作者从教学基本问题出发,结合真实的教育故事、案例,对导入、提问、板书、总结、留疑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观课评课等,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作者关于“课堂”的所有实践和思考都指向一个核心——人,探讨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里真正发生。
作者简介
贲友林,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曾获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课评比一等奖。著有《此岸与彼岸》《此岸与彼岸2》《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寻变:贲友林的“学为中心”数学课》等。
名家推荐
友林的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他们学校有两句话:人人都是学习者,个个都是小老师。友林将这两句话在课堂里演绎得如此真切、如此生动、如此深刻。
——成尚荣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合格教师最鲜明的职业特征,在于善于学习,始终有问题意识。像贲友林那样一直浸润在课堂中的教师很多,但能像他那样有精神寄托,始终在探索和反思的,也许并不多。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充沛的职业生命力。读贲友林老师这本书,我能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孕育思想和智慧的大地。
——吴非 特级教师,杂文家
读贲友林老师的《重新认识课堂》,我认识到:课堂是儿童生活的地方,生活需要真实与具体;课堂是儿童学习的地方,学习需要助力与引领;课堂是儿童交流的地方,交流需要真诚与技巧;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地方,成长需要真爱与陪伴。
——吴正宪 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一直坚持带班上课的贲友林老师,以他的使命、情怀和独具慧眼,发现课堂中的一串串常识。这些常识,源于实践与思想,让我们发现课堂中明亮的那一方;这些常识,真实而温暖,质朴而生动,鲜活而深刻;这些常识,因为我们不常思而变得不识。
——华应龙 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相关推荐
-
《在有光的课堂上》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学生那里来。学生的幸福在哪里?在有光的课堂上。作者:张小兵 -
《重新认识课堂》
特级教师贲友林以使命、情怀和独具慧眼,发现课堂常识
成尚荣、吴非、吴正宪、华应龙 诚挚推荐作者:贲友林 -
《讲台上方的星空》
一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来自学生,而非来自教师;一堂在碰撞中擦出光亮的不完美的课,比一堂完美地实现教师预设的课更有价值。作者:周春梅 -
《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课堂上,“伪合作”现象频现,“伪生成”现象高发,问题设计走了调,情境设置变了味……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守护作为育人主阵地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郑英,20年一线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完美课堂。作者:郑英 -
《课程的力量》
自2016年7月12日起,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学校转型变革。六年多来,老师们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基于标准的学习等方面持续探索,特别聚焦课程和学习方式,付出扎扎实实的努力,取得不少成果。本书记录下一个个具体案例,为身处教育变革中的老师们提供有益参考。作者:殷中欣 主编 -
《一间辽阔的教室》
一个纯粹的教师触动心灵的文字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推荐
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吴非作序作者:周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