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428/f2fb0806e88419b00620b693eae0112b.png)
当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从假教、假学走向真教、真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冯卫东老师30余年来沉浸在全国著名教育之乡——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小学课堂中,并引领和带出众多一线优秀教师,积淀了丰厚的实践经验、理性智慧和科研成果。本书是其多年心血结晶,从正反两方面给出18条“改课”建议,好用易学,教师可以借此上出好课,实现教学转向、课堂转型,并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生态。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与阅读。
作者简介
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并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各一项。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两次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代表作《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曾获评中国教育报年度“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入选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专家推荐
许昌良/ 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
本书聚焦学生主体,明辨真伪之学。它是于数千节课中采得百花酿成的蜜,看不到半点儿书斋玄想,用事实说话,层层剥笋阐释学习本质,是一本上好的“学习阐释学”。
汤卫红/ 数学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程研究院院长
读这本书,让我又回到几年前跟随冯卫东老师一起做“倾听教育”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倾听学习”乃真学,我们为真学而真研。冯老师精准发力,“做”出这本好书。
孙玉玺/ 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济南市第三中学地理教师
本书饱含着冯卫东先生对学生生命的挚爱和对课堂实践的热情,读来感觉暖暖的。作为双基—三维目标—学科素养等教育变革的亲历者,冯老师对什么是真教、真学,什么是优质课堂,都有深邃而独到的见解,从中汲取智慧,能让课堂充满真学活力。
陆志强/ 江苏省南通市名师培养工程第一梯队成员,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数学教师、副校长
为“真学”而教,值得我们一辈子且行且思。冯卫东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真学的实质在于尊重学习的真教”,发人未发,富含理性智慧;提出系列可行性建议,即学即用就能产生新的教学生产力。
郭姜燕/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江苏省教学名师、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师
冯卫东先生坚持为学生成长做贴地而行的思考与研究。他教会我辩证看待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让我学会从儿童立场出发,用儿童眼光看儿童;帮助我发现教育生活的乐趣;引导我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这本书值得慢慢读,细细品。
相关推荐
-
《在有光的课堂上》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学生那里来。学生的幸福在哪里?在有光的课堂上。作者:张小兵 -
《从入学到毕业——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
有优质的课程,才有优质的教育。作者:赵桂霞 编著 -
《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课堂上,“伪合作”现象频现,“伪生成”现象高发,问题设计走了调,情境设置变了味……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守护作为育人主阵地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郑英,20年一线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完美课堂。作者:郑英 -
《一间辽阔的教室》
一个纯粹的教师触动心灵的文字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推荐
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吴非作序作者:周春梅 -
《课程的力量》
自2016年7月12日起,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学校转型变革。六年多来,老师们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基于标准的学习等方面持续探索,特别聚焦课程和学习方式,付出扎扎实实的努力,取得不少成果。本书记录下一个个具体案例,为身处教育变革中的老师们提供有益参考。作者:殷中欣 主编 -
《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
20年一线教学经验,15年专业研究经历,33年教育智慧积淀,
成就18条“改课”建议,助力教师真正上出好课,让学习真正发生。作者:冯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