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且高质量,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教育学者钱文丹为你解惑
学生没考试,教师没考评,连续多次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兼顾“快乐”和“高质量”的芬兰教育受到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瞩目。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的?真实的芬兰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教育学者钱文丹深入芬兰教育现场,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芬兰教育的全景图:纵向看,从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不仅有不同学段教育的全貌描写,还有不同学段教育的不同亮点呈现;横向看,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到教育改革,不仅有政策分析,还有操作指南。
本书立足芬兰文化解读芬兰教育,为我们呈现了鲜活的芬兰教育。
作者简介
钱文丹,芬兰教学法协会创始人。从事基于芬兰教师教育模式的中国教师培训工作。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学硕士。五年间,走访芬兰100多所学校,访问芬兰教育者,与芬兰家长和学生对话,捕捉到芬兰教育的现场和众多细节。现居芬兰,在芬兰养娃,学习芬兰文化和北欧文化,触摸到芬兰教育背后的土壤。
名家推荐
《这就是芬兰教育》是一本综合介绍芬兰教育的著作。这本书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芬兰教育如何兼顾“质量”和“公平”。文丹会带领你去了解芬兰教育系统如何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如何帮助学生获得高度幸福感。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席教授、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汉内娜·涅米(Hannele Niemi)
文丹对我国与芬兰的基础教育有深刻的洞察,在本书中不仅清晰描绘了芬兰教育改革的路线图,还勾勒了芬兰教育改革的背景图。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首任部长、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方院长
刘嘉
这本书从不同视角介绍芬兰教育。有家长视角和留学生视角的实际体验,有教师视角的课堂观测,有研究者视角的芬兰教育生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还有时间视角的芬兰教育发展和改革历程。文丹将向你展示芬兰怎样从一个仅有少数人接受教育的贫穷农耕国家,转变为拥有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代化知识型国家;当代芬兰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和“以师为尊的学校和社会”。我强烈推荐这本杰出而重要的著作!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欧洲发展心理学会前主席、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卡塔琳娜·萨尔梅拉-阿若 (Katariina Salmela-Aro)
我和钱文丹结识是因为芬兰教育。她对芬兰教育的认知经历了不同阶段:作为局外人的羡慕,作为局内人的真实体验,再到作为研究者的反思。这背后是一位中国教育者在芬兰的成长史。本书值得中国教师、教育研究者和家长细读。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文教处
高宇航
相关推荐
-
《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
从印度的偏远山村到加纳的电子书革命,从约旦扎塔里难民营到加利福尼亚的未来教室,本书带领读者踏上环球之旅,寻找学与教的创新举措。本书采访了世界教育、技术、设计等领域的思想家与实践者。通过旅行游记、对话访谈、案例探究和思想录等形式,探讨了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学习的本质,以及人们如何在互联社会中应对教与学的新挑战。作者:[英] 格雷厄姆•布朗-马丁 著,[伊朗] 纽莎•塔瓦科利恩 摄 -
《美国教师:教室里的英雄》
本书聚焦于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教育者。在两年时间里,作者卡特里娜•弗里德采访并记录了美国50位富有激情、具有创新力、备受赞誉的教师的故事,这些受访者来自全美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公立以及公立特许学校。这些教师以极富创造性的新颖方式,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未来。作者:[美]卡特里娜•弗里德 著 -
《平视美国教育》
对那些令人棘手的学生,美国教师都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
美国学校是如何管理教师的?
我们到底能从美国教育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跟随王晓春老师一起,理性地看待美国教育的现状吧!作者:王晓春 -
《教育的基础》
什么是教育的基础?什么是人生最关键的考卷?是培养收集观点的人,还是创造观点的人?名校是陷阱吗?教育要培养孩子什么核心素质?怎样培养智慧的“学生”,而不是聪明的“考生”?创造性能教吗? STEM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吗?从走课制里能“走”出什么?……作者:黄全愈 -
《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密涅瓦大学与高等教育的未来》
全球高等教育正经历种种危机——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它正变得昂贵、低效且不实用。要如何从头开始,塑造适合21世纪的高等教育?许多人试图在现有系统上修修补补,但密涅瓦大学并不如此,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从筹集资金、组建团队、设计课程与教学法,到招收学生、招聘教师……它的创建者们让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从一个大胆的愿景变为了现实。作者:[美] 斯蒂芬·M. 科斯林、本·纳尔逊 编著 -
《云端学校:没有老师,学习如何发生》
假如在贫民窟的墙壁中嵌入一台电脑,邀请附近的孩子们一起来学习——没有教师、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会发生什么?
本书呈现了云端学校创建的全过程,分享了这项大胆而极具创造力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描绘了互联时代儿童自主学习的新形态,并预测了未来学习的新图景。作者:[印度] 苏伽特·米特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