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storage/upload/files/20230602/089554582c090ae37145e5a1c6fe987d.png)
本书是李希贵校长的学校管理学力作。作者积30年教育管理经验和教训,结合北京市十一学校等的具体管理实践,从组织结构入手,把学校管理的“科学特性”梳理出来,阐明规律,提供方法和工作模型,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学校的运营哲学和方法论,提醒人们扣好学校管理的第一粒扣子。
这对学校管理者深入理解和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学校制度,高效地运营学校,极有启发和帮助。
作者简介
李希贵,山东高密人,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曾任山东省高密四中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高密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建设学科教室和自修楼,让教学资源方便进入学习环节,提高育人效益。该实验被列为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
进入新世纪,在山东潍坊提出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影响了国家决策。
2010年以来,深化新学校行动研究,构建以选课走班为特征的育人模式,实现一名学生一张课表,唤醒学生潜能,回归教育本质。该成果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近年来,开启K12新学校育人模式实验,打造学习社区,构建学习蓝图,探索从教学走向学习的深度变革。
相关推荐
-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力作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为本书作序
顾明远、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之女)、肖甦诚挚推荐
作者:高峰 -
《建设一所新学校》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作序
田慧生、张志勇、李斌、李振村诚挚推荐作者:赵桂霞 -
《学校的转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教育从何处出发?教育将去向何方?学校教育如何转向?本书主要探讨学校转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新转向。作者:汪正贵 -
《学生第一》
70篇文章、200幅彩图,生动展现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
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李希贵 -
《教育艺术随想录》
1995—2017,从高密一中到北京十一学校,
跨越20年的自我对话,一位中国校长的思想成长史
——看李希贵第一本著作这样迭代。作者:李希贵 -
《学校管理的本质》
我追求的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所学校的学生、老师都发展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感觉到校长的存在,而认为是自己自然而然生长的结果。——万玮作者:万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