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
最近浏览历史
关于教学的策略 都在这本书里了给教师的101个教学锦囊妙计蔡文荣 著策 划:源创图书出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出版定 价:79.80元I S B N :978–7–300–26055–6编辑推荐随时都能引发学生参与的10个策略学生失控时的10个干预手段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55个策略让学习难以忘怀的23个策略…………更真实!本书给你真正实用的教学方法,手把手地教你应用。这些策略经众多一线教师验证全部有效。更专业!从开学到期末,从备课到考试总结,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兼备,拿来即用,帮你上课更轻松。更清晰!所有策略条分缕析,帮你在流畅的教学思路中系统提升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实践,实现高效教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为教师精心打造的实用教学策略工具书。作者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特点,介绍了101个教学策略。每个策略都有翔实而具体的策略概况、实施步骤、变化方式、适用对象、相关的学理依据、实施现状,解答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经众多一线教师验证后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作者简介蔡文荣,台湾某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副教授,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会员。1993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毕业,主修教学系统科技。曾服务于中小学、台北市教育局、台东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等。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为什么要有创新的教学第二节 人类认知的过程第三节 常见的学习形态第四节 学习的社会层面第五节 主动学习常见的疑惑第二章 主动学习的基本要素第一节 安排课桌椅的十种方式第二节 随时都能引发学生参与的十个策略第三节 学习伙伴之间的十种合作方式第四节 满足学生期望的十个问题第五节 改进传统讲述法的十个建议第六节 编学习小组的十大策略第七节 选择小组长与分派小组任务的十个策略第八节 促进学生讨论的十个秘方第九节 促进经验式活动的十大步骤第十节 角色扮演的十种选择第十一节 避免主动学习太耗时的十种方法第十二节 学生失控时的十大干预手段第三章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主动的策略策略 1 交易场所策略 2 谁在班上策略 3 设计小组的简历策略 4 预测别人策略 5 设计电视广告策略 6 “我们是同一国的”策略 7 扎实地混熟策略 8 小组暖身活动策略 9 温故知新策略 10 大风吹策略 11 制定班规策略 12 调查学生的先备知能策略 13 让学生提问题策略 14 马上调查学生的反应策略 15 调查代表性的样本策略 16 全班的关切事项策略 17 主动分享知识策略 18 三人小组轮替策略 19 表明立场策略 20 让学习气氛变轻松策略 21 交换观点策略 22 对或错策略 23 签订学习契约第四章 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策略 24 激发好奇心策略 25 认真听课的小组策略 26 引导式的笔记技巧策略 27 又听课又玩宾果策略 28 互助合作的教学策略 29 引导式教学策略 30 与来宾讨论策略 31 模拟演出策略 32 到底我是什么策略 33 影片评论策略 34 人人参与的辩论策略 35 开居民大会策略 36 鱼缸决策三部曲策略 37 扩大的讨论策略 38 正反互辩策略 39 大声朗读策略 40 陪审团的审判策略 41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策略 42 事先套好的问题策略 43 师生角色互换来提问策略 44 分组查资料策略 45 学习小组策略 46 卡片分类策略 47 学习竞赛策略 48 加倍的效果策略 49 小组考问策略 50 小组互教策略 51 拼图式学习法策略 52 每个人都是老师策略 53 同侪教学法策略 54 学生自编案例的学习策略 55 融合时事新闻策略 56 海报教学策略 57 闭目冥想策略 58 用当下的心情来写策略 59 勾勒心智图像策略 60 行动式的学习策略 61 学习日记策略 62 设计学习契约策略 63 设身处地来看策略 64 公告排序策略 65 三重的反省策略 66 活泼的自评策略 67 认同角色典范策略 68 射击的火线策略 69 全神贯注地观察与回馈策略 70 自在的角色扮演策略 71 三重的角色扮演策略 72 角色轮换策略 73 示范演出策略 74 无声的示范策略 75 演练小组策略 76 披挂上阵策略 77 投“变化球”策略 78 咨询小组第五章 让学习难以忘怀的策略策略 79 卡片速配策略 80 标题式的复习策略 81 问与答策略 82 填字游戏策略 83 惊险抢答式的复习策略 84 大专杯比赛策略 85 让学生自己来整理重点策略 86 宾果式的复习策略 87 “好莱坞广场”复习法策略 88 前后对照策略 89 资本回收策略 90 学习成果展策略 91 学习的体检策略 92 学习成果剪贴图策略 93 持续学习策略 94 提醒自己的标识策略 95 庄严的誓言策略 96 后续的调查策略 97 坚持下去策略 98 告别的涂鸦策略 99 心心相连策略 100 全班的照片策略 101 期末测验参考文献简体中文版序教育工作者常自诩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是影响整个社会的人,但是,放眼望去,有些灵魂工程师的作品却未必那么令人满意。当然,教育问题常是错综复杂的原因所致,所以,我们姑且就从教学这个角度来看吧。或许有人会问:我们现在每天的教学不是挺好的吗?教学到底能有什么锦囊妙计呢?为什么需要这些锦囊妙计呢?这些教学的锦囊妙计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这些问题不仅是师范类本科生想问的,恐怕连工作多年的教师也会在心里嘀咕。简单地说,这些锦囊妙计就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本上,这与我们求学过程中经历最多的应试教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考试领导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学校中,身在其中的学子固然苦不堪言,照本宣科的各科教师恐怕也难免会有某种程度的职业倦怠。既然教与学的双方都不太满意,那么,为什么不能在平淡无奇的日子中,添加一点儿色彩,多一些高低起伏的音符呢?美国的学者艾伦(Allen)曾经探讨过有效教学的本质。他认为应该要具备五个基本信念:(1)要教人而不是要教书(Teach people, not content)。(2)要知道了才能帮助你做选择(Awareness leads to choice)。(3)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乐趣才能记得牢(Learning+enjoyment= retention)。(4)学完之后,能用得出来才算数(Application is everything)。(5)各种情境故事能让学习变得更美妙(Stories are great)。而另一位学者奥姆罗德(Ormrod)则提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的六项建议:(1)把有趣的主题与学习任务纳入教学单元中。(2)通过类似角色扮演等相关活动让学生全身投入该学科。(3)在教学单元中纳入许多种教学法。(4)在久坐不动的活动中要提供一些转换休息的机会,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5)要鼓励中学阶段的学生做笔记,特别是要让他们将讲授内容中有问题想问的地方记下来。(6)减少分心的事情,特别是学生需要安静与独自学习时。上述这些教育原则与理念在师范生修教育学分时,多少都会触及,但是,该如何在每天的课堂中实践出来却未必是大学教授会告诉你的。以我自己为例,当初从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毕业时,自以为身怀绝技,结果面对初中生时,却发现脑中空有一大堆的教育理念而不知如何运用,幸好当年常常“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去为每一课找故事,找生活实例,在说故事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乐趣带给学生。而这本书里面所涵盖的教学策略,就不只是说故事而已,这么多的教学策略必能帮助教师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些策略对历年来修习我开设的教学原理这一门课的学生而言,常是带着欢笑的回忆,因为他们通过将这些策略与中小学的教学单元结合,在上台演练的时候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他们在毕业成为老师之后,还在他们的教学岗位上一直使用着其中的策略,甚至还会来告诉我他们的使用心得。而这或许就是2012年台北市教育部门在台北市各中学校长、教务主任及教师代表的会议中,为了全面推动台北市各个学校的活化教学,而正式推荐这本书的主因了。最后,本书能发行,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源创教育研究院的协助,在此一并致谢。更多详细内容,更多好书:请搜索“源创图书”微信公众号或 扫描二维码
学校团购,折扣优惠。
购书电话: 15611547622
QQ:1454575208联系人:胡老师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