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
最近浏览历史
捕捉教学的灵感,体会语言的力量;追问语文的本质,感悟生命的真诚。
写给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之书。教育的美好姿态肖培东著策 划:源创图书出 版: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出版定 价:49.80元编辑推荐◎ 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肖培东继《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之后的又一力作◎ 捕捉课堂教学的灵感:如何上好新颖而有深度的语文课?◎ 体会语言文字的力量: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感悟语文生命的真诚:如何让语文融入师生的生命,实现语文素养?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语文,就是让学生习得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表达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回归语文教学本质,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语文,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切实得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意识到并去努力实践的。内容简介本书用娓娓道来的笔触,讲师生的真诚相处,讲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感悟;讲教育的美丽与无奈,讲亲情的爱与痛……而这一切,都将化为语文的生命、文化的河流和人生的底色。作者简介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研究领域为中小学语文教育,著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目录
序言第一辑 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你,是你的课堂其实我们可以飞得更高再教《逍遥游》请给春天一点时间年少正是读诗时喊向月亮的声音无锡,“九条命”的故事杂草的语文之旅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让我如此依恋,我安静的课堂“店内外”的快活空气“与”是遥远处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第二辑 语文的表情与眼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语文,你是什么让掌声“真”响起寻找梅西式灵感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怎样教语文重要吗唤起语文教学的灵性赛课,不是赛车请帮我发现我真正的原形语文的表情与眼光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第三辑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凝视,为了更好的教育课堂,应从徘徊走向突围俯下身子是最美的《金色花》,课堂金色花《孤独之旅》的孤独思考谁在掠夺我们的脸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每一片雪,都是一片灵动的思绪总会醒来的,只要是花我们的叹息都那么轻微《雨巷》,悠长悠长的声音在行走第四辑 教育的美好姿态那些不能实现的我的理想孩子,是谁让你如此深刻教师,请学会倾听另一种声音教育的美好姿态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慢下来的时光穿越群体,你却不是孤岛教育的幸福不是熬出来的假期,为我们更好的归来阅读,改变河流的走向写作,让我们与世界的心接轨第五辑 世界,别与我争夺悟我们需要的愧疚和力量一个人,一群人我青春的一部分叫“齐秦”雨季再来目送春天忍不住来了姐姐,你和语文一起美丽世界,别与我争夺母亲,编个春天给你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树在后记 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姿态序言和美好结伴而行叶 君与培东相识,一晃五年多了。人与人的遇合,真是不可思议的缘分。我跟培东便是如此。他在网络上读到我的几篇文字,于是我们便天南海北地相识了。及至谋面,更是一见如故。我们同龄,培东是浙江省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我亦曾在初中做过四年语文老师。我们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读的中学、90 年代初上的大学,都热爱读书写作,都愿意跟学生在一起,等等,这些共同的背景让我们十分投契。培东冲淡谦和、恂恂儒雅,我却遇事比较急躁,培东言谈幽默有趣,常以妙语缓解。当今之世,人越来越无趣,相见能忘忧的朋友更是稀有,因而,我格外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时光。平时虽然天各一方,各自忙碌,仅偶尔互通音问,却宛如刚刚分开。非独跟我交往如此,培东的人缘极佳,每到一处都极受欢迎。培东那超卓的魅力何在?细想,不外乎他的真实与才华。以假面示人,现如今几乎成了人际交往的常态。然而,无论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课堂上,培东都显出他那无法掩饰的本色,有时甚至带着几分天真,如同一个孩子,激愤、开心、伤感无一不写在脸上。在真实已然成为稀有品质的今天,真实的培东自然发散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与之亲近。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份做人的真实用在教书上。毫无疑问,这也是培东的课堂魅力独具的原因所在。多年前,见他极力倡导“浅浅地教语文”,我就心生强烈的认同。我虽然离开语文课堂多年,但仍不时地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动态。而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里,眼前的学生也让我看到了他们背后语文老师的模样。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一生的文学品味和情怀,而等到大学课堂里教师再培养这些,已经力不从心,为时晚矣。从眼前的学生身上,我分明看到,他们在中学语文课堂里,多半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不善思考;而与此相悖的是,近年语文课改的声音不绝于耳。过于看重课堂的教学形式,逼着老师把一堂堂日常的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繁复、新奇的设计、导入,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解读,让我觉得这一切早已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言的魅力实在是在多读、多写、多思中慢慢品得的。上一堂貌似精彩的语文课不难做到,难的是一堂平淡无奇的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多年前,我在昆明听过培东的课,他是激情满怀而且心里始终装着学生的。在讲《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他耐心启发,让学生说出各自心里的看法,且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谈下去,既行云流水,又跌宕曲折,让我大为叹服。课堂上的他自信满满,光彩照人。这一切都源于他那颗真实的语文心。他拒绝做教书匠,时时刻刻对语文有所思,赋予每堂课以无限可能,在启悟学生的同时,亦在启悟自己。培东的自信、自然来自他那横溢的才华。他好读书、写作,口头、书面表达俱佳。要做好语文老师就不能停止阅读,这是最为浅显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并不多。现实中的诱惑太多,人们常常会为自己不阅读找到众多借口。只是,语文老师不阅读无疑是致命的缺憾。每到一处,培东都会向自己的同行强调读书的重要。所以,我想说,很大程度上是阅读将培东修炼成一个有追求、自信而才华横溢的人。作为同龄人,我们拥有太多少年时代的共同记忆。我们读的是一样的课文,听的是一样的流行歌曲,感受到的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不得不面对的酸辛。读着本书中一些回忆往昔、追念亲人的文字,我于心戚戚,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光。乡村与煤矿,父辈与我们,彼此异域却又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疼痛的记忆在体内扎根,会呼吸,会生情,会怀旧,会遥望,写作的诚意自然而发,再远的时空我们都能读懂。培东的文字恬淡,情真意切,不事雕琢,却也不失华美。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他对日常人事细致的观察与深深的体悟。尤其他那回忆父亲的文字,数度令我眼底潮湿。好文字出自温热、柔和的内心,而只有心地柔软的人才能教好语文。培东将自己数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还有教学过程的描述结为一集,付梓之际,我由衷地替他高兴。相信大家会通过这些美好的文字,触摸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那丰富的内心,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怀。我,则欣然站在遥远的北方,真诚地想象未来他更美好的教育姿态。愿我们,都和这样的美好,结伴而行。2017 年 5 月 3 日于哈尔滨